1、孩子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眨眼15-20次,眨眼使泪膜正常分布于眼球表面,可保护眼角膜,避免眼球表面干燥,防止灰尘的损伤等,但频繁的眨眼则属病理现象。
2、 炎症刺激: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可能是细菌、病毒、衣原体等感染所致,如结膜炎、角膜炎等,除了眨眼增多之外还有诸如:眼睛发红、发痒、分泌物增多、流泪等表现。
(资料图片)
3、细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的频繁眨眼的治疗,可用妥布霉素眼液或0.1%利福平眼液点眼,每日3-6次,还可用红霉素等抗生素眼膏涂眼,每晚一次。
4、严重者可增加眼药水的次数至每1-2小时一次。
5、如果是病毒引起的炎症,则使用阿昔洛韦或安达芬眼液点眼,每1-2小时一次。
6、严重者需全身用药治疗。
7、 2、先天性眼睑内翻和倒睫:部分孩子因为先天性的眼皮(医学上称为眼睑)内翻,使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,刺激角膜(黑眼球的表面)引起流泪。
8、这种情况以下眼睑内翻最常见,细心的家长都能发现。
9、治疗方面,轻者可将眼睑轻轻外翻至正常位置,用胶布贴在局部的皮肤上牵引固定,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,眼睑内翻有望自愈。
10、重者则需手术矫正。
11、 3、儿童多动症:是指孩子身体某部位突然的、不自主的收缩运动,如眨眼、皱额、歪嘴、耸肩等,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改变。
12、有的孩子同时会发出怪声,甚至骂人、说脏话等,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儿童多动污言秽语综合征。
13、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,可能与精神因素,如精神紧张、情绪不稳定等有关。
14、前面所说的小明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15、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、学习和心理健康。
16、治疗主要以行为矫正为主,家长应配合医生及时提醒帮助孩子自我控制,但是也不能太性急,切勿训斥打骂孩子,需要逐渐诱导,耐心劝说。
17、 4、眼疲劳性眨眼:包括视力疲劳,如屈光不正,特别是远视、近视、散光未矫正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的。
18、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,通过不断眨眼可以调整眼球曲率,使视觉清晰。
19、这种情况应适当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,告诉孩子看书和看电视、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,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,必要时验光配眼镜。
20、 5、神经性眨眼:由于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,频繁收缩所致。
21、治疗上可用局部按摩和热敷,内服镇静剂如巴氏合剂、三溴片等,还可使用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肌苷等药物。
22、 6、习惯性眨眼:有部分孩子因为曾经有上述病因之一导致频繁眨眼的历史,通过治疗,在病因除去之后,仍然保留着频繁眨眼的习惯。
23、还有的孩子由于平时不注意,喜欢模仿其他人频繁眨眼,结果形成习惯性的频繁眨眼。
24、父母应及时提醒帮助孩子自我控制。
25、 7、眼内异物:有时候,孩子的眼睛内可能会不慎掉进细小的异物,经孩子揉擦眼睛后,异物会存留在球结膜穹窿部表面,造成眼睛明显不适,也会引起频繁眨眼。
26、 8、行为问题和不良习惯:有些孩子经常眨眼与眼睛本身没有任何关系,则是一种心理行为的问题表现出频繁眨眼、挤眉弄眼等怪异行为。
27、往往在压力大,情绪紧张时会表现得更加明显。
28、有些孩子是日常生活中模仿别人眨眼,认为那样很好玩,久而久之把这种行为模式固定下来,成了一种习惯。
29、还有些孩子频繁眨眼是因为眼睛的问题造成的,但等眼疾痊愈后,这种习惯却被保持下来。
30、 多吃富含锌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:锌、钙等微量元素缺乏,也能引起孩子频繁眨眼睛。
31、因为缺少这些微量元素,不利眼部神经的协调。
32、平时,家长应注意孩子饮食的均衡,做到不偏食,让孩子含钙、锌丰富的食物。
33、还要让孩子多晒太阳,增加钙吸收。
34、如豆类、绿叶蔬菜、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。
35、烧排骨汤、松鱼糖醋排骨等烹调方法可以增加钙的含量。
36、 2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:如瘦肉、禽肉 动物的内脏、鱼虾、奶类、蛋类、豆类等,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而蛋白质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,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,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,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,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,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游症。
37、 3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: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。
38、长期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消除眼睛的疲劳,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。
39、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、鱼肝油、奶类和蛋类;植物性的食物,比如胡萝卜、苋菜、菠菜、韭菜、青椒、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、杏子、柿子等食物。
40、 4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: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。
41、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, 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。
42、因此,应该在每天的饮食中,注意摄取含维生素 C丰富的食物,比如,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, 其中尤其以青椒、黄瓜、菜花、小白菜、鲜枣、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。
43、 结语:引起孩子经常眨眼的原因较多,治疗也不同,一旦发现孩子经常眨眼,要及早就医,以免疾病加重。
44、另外,父母平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挑食、偏食,不以零食代正餐等,做到合理的饮食搭配,减少铅的吸收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